一机集团“特种车辆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作为我国特种车辆设计制造领域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始终致力于推动特种车辆技术的创新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进一步推动本领域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发挥国家级创新平台作用,促进学术交流,培养优秀科研人才,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现将《2025年度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指南》发布如下:
一、开放课题资助方向
(1)多轴特种车辆分布式驱动动力学建模与状态估计研究;
(2)装甲车辆关键构件与整车模态匹配方法及其振动传递路径特性研究;
(3)可变构型特种车辆智能重构技术研究;
(4)特种车辆复杂结构集成模型智能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5)特种车辆高功率密度轮毂电驱动方案优化设计及高效传递控制;
(6)超高强度钢传动件超低温高效车削工艺研究;
(7)考虑系统级损耗的车用传动系统效率优化策略研究;
(8)复杂工况下特种车辆关键紧固件应力测量与密封改性方法研究;
(9)电弧增材制造超高强马氏体时效钢动态变形行为与机制;
(10)添加陶瓷微粒的高强钢梯度材料电弧增材工艺及强塑性匹配研究;
(11)面向增材制造的超高强合金壳体/点阵填充一体化承载构件力学性能优化研究;
(12)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高效电弧熔丝数智化增材制造技术研发;
(13)特种车辆角模块构型设计与集成测试技术研究;
(14)特种车辆传动系统零件智能选配方法研究;
(15)特种车辆智能装配决策与可视化仿真系统研究;
(16)特种车辆典型精密零件制造精度对复杂系统装配质量影响机制及调控方法研究;
(17)除以上领域外,设置非共识性技术研究方向,鼓励35岁以下青年技术人员(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申报,并承担课题负责人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二、申请条件和程序
(一)开放课题申请条件
1、申请课题应符合开放课题资助方向,目标明确。学术思想新颖,具有创新性,立论根据充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合理可行。
2、申请者应是课题主持人,应为国内外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并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中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学、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
3、课题负责人正在承担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的,在未结题前不得再次申报。
(二)开放课题申请程序
申请者填写《特种车辆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见附件)。经申请者所在单位签署审查意见并加盖公章,将申请书一式三份于2025年4月18日前(以邮件时间为准)邮寄至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一机集团3号门工艺研究所,全国重点实验室,0472-3117076,邮编:014032。同时将申请书电子版发至邮箱:nklsvdmit@sina.com。
实验室组织专家对申请课题进行评审,最终由学术委员会和实验室主任审定,择优资助,确定资助课题后,评审结果将通知申请者,未通过者不再另行通知。
三、资助时间及经费
开放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1-2年,资助金额为每项10-15万元,资助金额与课题研究成果数量、质量相匹配。
四、课题管理
(一)实验室指派专门人员对课题进行管理,课题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应按计划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二)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负责人要严格按照申请书、合同书约定内容开展研究。
(三)一般情况下,课题负责人不得代理或更换,遇有特殊情况,需报实验室审批及备案。
(四)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实施与审查应按照《特种车辆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执行。
(五)结题报告经实验室验收合格后,方可再申请新课题。
五、课题成果管理
(一)由重点实验室资助的开放课题所取得的科研数据、论文和研究报告等成果,由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有。
(二)开放课题结题前,被资助单位应与重点实验室联合至少发表SCI/EI论文2篇、申请1项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三)由重点实验室资助的课题所发表的论文、论著、研究报告、资料、验收证书以及申报成果时,均须标注“特种车辆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课题编号”。英文署名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pecial Vehicl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Integration Technology + 课题编号。
(四)对于高质量完成的开放课题,经同行评审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定批准后,可以滚动支持或在以后新申请时予以优先资助。
本指南解释权属于特种车辆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系人:孙茗妍
座机:0472-3117076
手机:15848299916(微信同号)
传真:0472-311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