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米长的点火线 12秒的燃烧时长 1米以上的火焰高度———
回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为城市建筑增添了新风景;“笑脸”、火炬点燃等细节,为奥运会开幕式描绘了精妙的一笔;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让生活因奥运而更加精彩。在无数个历史性瞬间背后,也同样留下了无数个历史性故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一个月,主火炬点火团队曾临阵换将,并最终顺利完成点火就是其中之一。奥运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变化的改变,不仅是运行秩序的改变,更是内在质量的提升。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了解到,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差不多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开幕式主火炬点传火装置的研发团队曾经临阵换将,新团队用20天时间紧急研制出的点传火装置,最终成就了北京奥运的辉煌。
■技术难度大
临近开幕一个月未确定点火装置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主火炬点火仪式因其创意精妙、效果完美而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点火仪式背后其实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2008年7月9日,距离奥运会正式开幕仅有一个月的时间,开幕式主火炬点传火装置研制的企业仍没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产品。。
点传火装置虽然看上去只是一条90米长的点火线,但其背后的科技含量极高。燃烧速度,总时长为12秒,火焰的高度要求在1米以上,观看效果要达到柔和、无烟,遇到大风无熄灭现象,淋雨10分钟保持不灭。因为技术难度太大,一直没有攻克这一技术难题。
■临危受命
军工企业20天研制点火装置
此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山西北方晋东化工公司临危受命,承担起了奥运主火炬点传火装置的研制、生产和安装任务。100多人临时组建的研发团队,在短短的20天时间内,先后设计了十余种方案,完成了药剂选型、结构确定、工艺条件固化、重现性试验、药剂相容性试验、环境考核试验等环节,突破了点传火装置设计安装的层层技术难关。
■点火装置
4次试验成功
新研发的点传火装置究竟能否通过最后的试验?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7月28日凌晨三点、7月29日凌晨两点和8月3日、5日凌晨两点,山西北方晋东化工公司配合“运营中心”实施了4次点火试验,结果4次主火炬点火均告成功。
2008年8月9日0点05分,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李宁在半空中点燃了奥运会主火炬的点火装置,游龙般的特效火焰快慢相宜,顺阶而上,色泽柔和,时间精准,在预定时间内成功引燃了高高的主火炬,熊熊火焰照亮了鸟巢,达到了开幕式点火仪式“天人合一”的预期,也点燃了北京奥运最灿烂辉煌的激情瞬间。
现场探访
鸟巢7月将建空中走廊
建于鸟巢顶部北侧区域 可俯瞰奥园
本报讯(记者 赵媛媛)下月开始,鸟巢将施工建设空中走廊。作为拆移主火炬后的一项改造工程,位于鸟巢顶部的空中走廊可俯瞰奥园。施工方透露,观光走廊目前正在进行顶部相关构件的拆改工作。
6月24日,记者进入鸟巢内部,实地探访“空中走廊”建设进度。虽是放假期间,施工仍在进行,远处即可听到电钻轰鸣。工地周边已拉上层层安全线,现场用围挡围住,防止游人误入。
现场施工人员介绍,目前正在进行前期拆除工作,包括鸟巢五层最北侧的电梯正在改造,此处将新增旋转的钢结构楼梯,未来可直达鸟巢顶部。“鸟巢顶部的一块三角形膜结构也将拆除,这里将改造成入口,在上面搭建观景走廊。”据透露,如果工程顺利,最快9月份即可完工。
据了解,现在游客只能到达鸟巢四层观看场馆,而顶部两层膜结构之间尚有近18米空间从未对外开放。下月开始,鸟巢顶部北侧区域将建起一条空中走廊。
游客通过电梯直上,然后通过新建的钢结构平台、通道及旋转楼梯上至鸟巢屋顶钢结构表面。2011年奥运主火炬塔告别鸟巢顶部,移至鸟巢热身场地东南角,成为火炬广场主角,游客实现了与火炬近距离接触。空中走廊建成后,游客将可登顶鸟巢,俯瞰场馆及奥林匹克公园。
记者从鸟巢运营方获悉,奥运会后,国家体育场公司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的要求,通过创建“5A”级景区,举办大型文体活动,推进商业面积开发等举措,实现多业态综合经营,增加非门票收入。
通过对场馆内部4万余平方米商业面积的整体定位及规划,包括奥运博物馆、旅游汇、文化创意交流中心等一批公益和商业项目正在有序建设和筹划进行中。
据统计,奥运会结束至今,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700万人次,举办各类赛事等大型活动40项。鸟巢已实现现金流平衡,运营收入能够覆盖场馆运行维护成本。其中2011年度非门票收入比重超过门票收入,占总收入的58%,逐步摆脱对传统门票销售的依赖,保证了场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实事盘点
■2008年
始于北京奥运的“单双号限行”临时举措,从2008年10月起,演变为固定的“尾号限行”常态政策,每周少开一天车逐步成为市民的自觉意识。
■2009年
奥运会结束后,我国政府批准设立“全民健身日”,把8月8日定为中国的体育节日。
■2010年
奥运会后,城市环境治理仍是北京的重要工作。截至2010年共淘汰黄标车15.6万辆,每天减少污染物315吨。同年12月,北京开始尝试机动车限购政策。今年,防治PM2.5污染物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
绿色奥运的理念已经提升为绿色北京。2011年,全市新建城市休闲绿地10处,新增绿地面积200公顷,对113个老旧小区进行了绿化改造。
■2012年
10万名赛会志愿者,40万名城市志愿者以及将近100万名社会志愿者整体转换成一支长期的社会志愿服务团队。今年3月5日,北京市志愿者实名制正式启动。志愿者动员机制已经成为北京市举办重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保障机制。